CCTV文化 > 资讯 >

香洲埠 — 巧夺天工,刻水雕山入壁来

发布时间:2024-03-13 14:54| 进入复兴论坛 | 来源:网络 |  会员投稿|  阅读量:4297

香洲埠 — 巧夺天工,刻水雕山入壁来

山水意象对于中国文化影响深远,先民视山水为生命源流,于是有了最初的山水崇拜,至文学艺术大师将山水移情外物,以书画抒发情怀,向外发现自然,向内审视自我,山水便成为精神世界的归宿与依托。从以书画为媒,到精湛的木雕图腾、石雕壁画,穷其变化,不变的是饱含智慧的中华民族对于至美意境的不断追求。

香洲埠 — 巧夺天工,刻水雕山入壁来

中华民族传统“三雕”技法中的石雕,指用各种可雕、可刻的花岗石、大理石、青石、砂石等,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、可触的艺术形象,借以反映社会生活、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、审美情感、审美理想。坚硬、耐风化的材质特点,使石雕成为大型纪念性雕塑的主要材料。走进香洲埠文化中心,一座座或威严、或憨态可掬的大型石狮、抱鼓石等石雕精品,无声地传递着大国工匠极尽精湛的雕琢技艺,亦寄托着香洲埠文化中心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决心。而随着街巷院日益成型,更多富于中国传统美学意义的石雕艺术作品,在意境之上诠释着真正属于文化大家的院子品味。

香洲埠 — 巧夺天工,刻水雕山入壁来
香洲埠 — 巧夺天工,刻水雕山入壁来

呈现于香洲埠文化中心庭院外墙之上的大型石雕壁画,由曲阳老工匠采用“国宝级非遗工艺”古法纯手工雕制。在中国几千年的建筑文明中,我们见过徽派的青砖黛瓦、见过海派的拱券红墙,却鲜少见得将整幅山水图以石雕的形式悬于建筑外墙之上。如下图所呈现的石雕山水画挂屏,以“明四家”之一仇英的山水画为蓝本进行石雕刻画。整幅作品将水的波纹、树的形态、枝叶雕刻得灵动清晰,近看工艺细腻、远观层次分明。在坚硬的岩石材质上雕刻之工艺难度极高,且在技法上糅合深浮雕、浅浮雕甚至镂空雕技术为一体,最终得以呈现出丝毫不逊色于书画原作的效果,别有一番艺术韵味与价值。

香洲埠 — 巧夺天工,刻水雕山入壁来
香洲埠 — 巧夺天工,刻水雕山入壁来

除细节为人津津乐道的浮雕山水壁画,同期呈现的类似于中国传统建筑中“影壁”的石雕壁画也各有千秋。两千多年来中国各地民居的照壁中,祥云、瑞禽瑞兽等都占重要地位,而且越来越讲究,艺术造诣也越来越高,成为具有研究价值的民间雕刻艺术。香洲埠文化中心的石雕壁画虽所处位置各有不同、所雕图案各有千秋,但均可看出影壁之精髓。

香洲埠 — 巧夺天工,刻水雕山入壁来
香洲埠 — 巧夺天工,刻水雕山入壁来

按照传统美学法则,影壁多以对称的形式来构图,香洲埠文化中心这两幅石雕壁画也使用了对称形式。从花纹的装饰布局看,寓意吉祥的植物花卉集中在中心及四个角上。中心的莲花、海棠,岔角的卷草纹凹凸有致、层次分明。纹路流畅自然,一镌一刻极尽精丽,透露着雍容华贵的气象。在色彩处理上,整体以淡雅为主,用青加灰的色彩结合,与主体建筑和谐统一,共同构成了香洲埠文化中心的建筑肌理。

香洲埠 — 巧夺天工,刻水雕山入壁来

室内挂画,室外观花,而建筑外墙给人的第一印象犹如人之脸面。香洲埠文化中心,广泛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符号和元素,在空间的处理及布局安排上自成一格,无论是石雕山水画的雕刻细节,还是传统富于中式典雅韵味的花纹应用,均是基于中华5000年文明之上的深入思考,也唯有如此,一个更好的传承和展现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建筑群落才得以诞生。更多石雕壁画精妙,欢迎预约品鉴。

香洲埠?预约热线:0756-2899999

香洲埠 — 巧夺天工,刻水雕山入壁来
香洲埠 — 巧夺天工,刻水雕山入壁来
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责任编辑:冯亭

热词:

扫一扫
央视影音客户端
央视影音客户端
扫一扫
央视新闻客户端
央视新闻客户端
扫一扫
熊猫频道客户端
熊猫频道客户端